——鹿妈
我是无意间了解女儿的“秘密”的。她近期常常在学校玩“猫和主人”的游戏。她是那只“猫”,听她说,至少有七八个同学是她的“主人”。天天课间,她要无条件地听从主人的安排,譬如说:主人叫她喝水她就要喝水;主人叫她撒娇就要撒娇;假如说这类还只不过孩子们之间的“小游戏”,那主人叫她去追打别的同学、叫她去欺负别的同学,真的就已经上升到“故意使坏”了......
我很震撼,没想到小学生的社交竟已这样复杂。
我更害怕,假如“主人”叫孩子去做危险的事情呢?
我非常慎重地告诉女儿:“你才是你一个人的主人,即使是父母也只能给你建议。”
但女儿明显听不进来。
我气极了:“如果主人叫你去抢别的同学的钱呢?难道你也听?”
令我意料之外的是,女儿真的困惑了。
她回答我:“母亲,那我真的不了解该如何解决了。”我倒抽了口气。非常明显,我女儿了解“抢钱”是犯法的,可一旦“主人”命令她,她居然不敢拒绝!这个认知让我一阵后怕。
我不由想起看过的一个新闻,一个初中女生,非常听话地听从同学安排,爬上天台尝试在天台上走模特步,幸好被大人看见并阻止。当时的我还感觉很不可思议,感觉如何会有这么傻的孩子!可现在在我女儿身上,我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可怕的“社交”。孩子父亲听说,他的宝贝女儿居然是主人的“小猫咪”,他很生气,直接命令:
我有个同学就是,自从她拒绝当宠物,目前全班人都不理她了,我不想要没朋友,不想要一个人......”大家才反应过来,原来,在这个“不平等的游戏”之下,女儿不敢说“不”的真的缘由竟是:强势的同学用“孤立”威胁她,她害怕被孤立,害怕没朋友。
1
大家一直教育女儿,不可以欺负其他人,也不怕让人欺负,爸爸妈妈永远会站在她身后。但万万没想到,学校的“欺负”居然这样隐晦地渗透到了游戏里。我和父亲一致觉得,必须要把这件事汇报给老师,但也一致觉得,光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也只能治标不治本。毕竟学校那样大,孩子那样多,老师也会有不少监管不到的地方。何况!女儿并不想大家把这件事告诉老师。
理由也非常简单,怕同学们了解后孤立她,不和她玩。
我和孩子父亲便了解,主要症结在孩子身上——
她觉得自己不够好,只可以用“讨好”其他人的方法去获得朋友。于是,大家做了不少功课,和女儿做了2点交流:
1. 你非常不错,无需改变自己“讨好”其他人。其实,刚听到女儿说她是“主人的猫”时,我很生气,非常想质问她一句:“你如何在爸爸妈妈面前调皮叛逆的像条龙,在外面就那样胆小怂得像条虫呢?”但转念一想,这时,我不应该指责,而应该坚定地站在女儿身后,告诉她:
你看,刘亦菲那样漂亮,孙亦廷那样出色,有不少人喜欢,也有人不喜欢,这是正常的。
在母亲看来,你善良,有礼貌,已经非常不错,大家和喜欢大家的人做朋友就能了。
不想和大家做朋友的人,那是她们没发现大家的好,和大家没关系。
大家无需为她们改变,大家做自己就非常不错。”
2
大家和女儿交流的第二点是:大家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力,但集体孤立和霸凌其他人就是不对的。
大家邻居家有个胖乎乎的小孩子,很喜欢和我女儿一块玩,但我女儿就是不想。我劝说过几次,发现两个人确实玩不到一块后,我也就尊重了女儿的建议。我把这件事回忆给女儿听。女儿说:“他喜欢奥特曼,我喜欢布娃娃,大家聊的东西一直不同。”我说:
但你不能阻止其他人和他交朋友。
同样的,你不想玩‘猫游戏’,你就能拒绝你同学,她也可以不喜欢你,但她不可以阻止别的同学和你玩,假如她如此做,她是错误的,大家可以告诉老师,或者父母。”女儿非常迟疑:“可是假如老师了解了,会批评她的。”
我立刻给她讲了童星邵一卜的故事。
邵一卜是个很出色的孩子,不但和邓超、杨幂等演员合作过多部影视剧,学习成绩还非常不错,可就由于老师一直表彰她,班级里居然有13个同学集体诽谤、霸凌她。邵一卜怕父母担忧,一直没把霸凌的事告诉爸爸妈妈,长期一个人承受这所有,直到后来她承受不住,从楼上跳下,幸好被准时抢救了回来。后来,邵一卜母亲公开发长文,举报13个霸凌的同学和她们的爸爸妈妈,举报学校的校长和老师,举办有关的霸凌行为,追究霸凌者的法律责任。我告诉女儿:
假如大家办不到,大家就要立刻请求老师和父母的帮忙。”大家苦口婆心说到这里,女儿也才终于点头,赞同我把这件事情告诉给老师。
3
庆幸的是,老师非常看重这件事。她也和我强调:
假如没准时阻止,到了高年级,就比较容易演化成真的的孤立和霸凌。”有了老师在班级里的强调,女儿后来再也没玩过“猫和主人”的游戏。我侧面知道后,也了解那些“主人”确实也如老师所说,她们并非真的“孤立”同学,所以也没出现不和我女儿玩的状况。这一点,我女儿特别高兴。当然,这件事也给了我非常大的警醒。除去学习,我也开始“刻意”引导女儿的社交。
除去常常向老师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、与女儿谈心准时知道她的心理情况。我还时常主动邀请女儿的同学到家来玩,或者组织出游活动邀请同学参加。一是帮助女儿多交好朋友;二是引导女儿筛选好朋友。我不干预女儿交友的自由,每次活动也以女儿的想法为主帮助她组织,但我会参考书本《青春期对话法》的办法和女儿讨论:
交到真的的朋友难吗?
该怎么样帮助没朋友的同学?
朋友叫你一块做坏事,你拒绝的话算背叛吗?
对被孤立的同学,有没具体的方法帮助她们?
......
到目前,女儿有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也有不少可以一块玩耍的朋友,非常重要的是,她的性格特点开朗了不少,遇见啥事也会准时和大家交流,大家也就能准时给予她引导。伴随女儿长大,我越发意识到,父母的责任重大。她成长过程中遇见的不少事,大家未必能提前在书里掌握。但作为父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,必须要尽量多谈心,准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,给予针对性的帮忙,让孩子不但学习好,身体好,也能社交好,心情好!